中國食品安全網訊(紀紅霞 杜亞倫 賀新春)粉條,是人們餐桌上喜聞樂見的食品,也有人說,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粉條。在中國著名的粉條產地中,有一個坐標是屬于位于中國河北省秦皇島市的昌黎縣,這個縣有著天然的土壤與適宜的氣候,更有著“中國粉條之鄉”的美譽。其中的永順食品有限公司(下簡稱永順食品)則是“中國粉條之鄉”的璀璨明星。
永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永順
永順食品座落昌黎縣龍家店鎮,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卻因盛產粉條而名聲大噪,成為全國粉條經銷商你來我往、車水馬龍的集散地。永順食品生產的粉條廣受社會大眾歡迎,成為全國知名品牌,與其當家人周永順一起成了當地經濟發展的傳奇。
讓人們吃出鄉情吃出傳統
絲條細勻,潔白透亮,富有韌性,口感滑爽,久煮不糊,營養豐富,食用方便,食后唇齒留香,這就是“永順”粉條傳承傳統手工藝漏制的粉條。它獨有的特性成為家庭及飲食熱烹、涼拌、涮火鍋之佳品。
早年傳統工藝的手工漏粉,大都是在冬天入九時才能干的活,因為只有這個時候才能讓粉條上凍定型,“和面”“打芡”“揉面”“漏粉”“晾粉”是傳統漏粉缺一不可的工藝流程,而且十分講究,溫水和粉面;芡打老了粉條顏色偏黑,吃起來口感不好,打嫩了粉條經不住煮,會碎坨在一起;四個粉匠圍著大缸用胳膊肘踹面,一直踹到粉坨不再粘胳膊和大缸,粘稠度達到糊狀為止;漏粉的器具是葫蘆瓢做的,瓢底有規則的圓孔,就是漏湯粉的,而瓢底有長方形孔洞的就是漏寬粉的;加熱好的粉條再放入盛著冷水的鍋里,冷卻后整理整齊,把它掛在事先準備好的木桿上排成一排冷凍,凍透后用瓜板砸掉冰凌晾曬,就算大功告成了。
“永順”粉條傳承傳統手工藝漏制的粉條
過去,會這種傳統的民間手藝人大有人在,而現在,傳統的手工粉匠農村里不多了,知道并能熟練操作的人大多都六七十歲了。周永順說,“人們愛吃手工包的餃子,母親親手搟面條,因為這是傳統,也包含著親情。我們做的粉條也一樣,要讓人們吃出鄉情,吃出傳統!被谶@個樸素的情懷,周永順為公司定下一個宏偉的目標:要成為傳統工藝手工漏瓢式水煮粉條的老大!他們在保留和繼承傳統工藝上做文章,建立了具有傳統工藝特色的車間,還建立了以傳統工藝為特色的生產線,既進行生產,也吸引游人參觀。
小作坊到龍頭企業的嬗變
永順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成立之初,只有一個鍋,兩個粉匠,一個小冷庫,日生產量2噸,完全是一個小作坊的規模。因為質優價廉,深受客戶歡迎,甚至出現了客戶先交定金,排號取貨的現象,第一年就實現盈利。
初嘗甜頭的周永順并沒有固步自封,而是在此基礎上積極擴大產能規模,并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以紅薯淀粉、馬鈴薯淀粉、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為原料,逐步開發出高、中、低端粉條產品,擁有了寬粉、馬蓮、粗粉、細粉、湯粉等10大系列、50多個品種,最大限度地滿足了食用人群的不同需要和口感要求。
“永順”粉條傳承傳統手工藝漏制的粉條
永順公司的產品最初注冊的是“昌寶”的名字,取自于“昌黎縣的寶貝”之意,后來又注冊了“永順”的名字,取自于創業者周永順名字。無論是“昌寶”還是“永順”品牌,周永順都視若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一般珍惜。在弘揚傳統、改革進取、追求卓越的努力下,永順所生產的粉條被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河北特產、河北省中小企業名牌、秦皇島市知名商標、秦皇島市名優特產品。
在周永順的努力下,一條條成熟的粉條生產線也漸漸建立起來,從1995年到2020年,歷經多次重組,從當初的一個小作坊發展到現在的永順、順旺、永旺、順東四個粉條生產加工區、12條生產線,擁有五千多萬元資產和員工400多人的大型現代化粉條加工企業,年生產量達到18000多噸。
“永順”粉條傳承傳統手工藝漏制的粉條
目前,“永順”生產的粉條、粉絲,暢銷省內石家莊、衡水,在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安徽、遼寧、黑龍江、吉林等50多個省區市場也成為搶手貨,在國內同行業市場的占有率已超過25%。
創一流產品立百年大業
周永順出身粉條世家,小作坊的勞作并沒有使其家庭的窘況有多大改變!案F人的孩子早當家”,周永順也不例外,自小就特別成熟立事。為了貼補家用,他早早的就進入社會,做過多種行業,打過鐵,做過木匠,當過建筑工人。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周永順覺得自己遇上了好政策,趕上了好時代,于是他憑著一股敢為天下先的闖勁,勇敢地走上了經商之路。
1994年,周永順在跑長途運輸時發現,自己運輸車隊的隔壁有一家粉條廠客戶盈門,收入頗豐,出身于粉匠世家的他對粉條生產制造工藝耳熟能詳,掌握于胸,于是他決定放棄運輸事業,開始走上了粉條加工之路。
見過周永順的人,都會覺得從他身上看不到商人身上的狡黠,相反會讓人感覺到一種淳樸和敦厚。他自豪地說:“我之所以能夠成功,第一靠勤勞和努力,另一個就靠誠信,只要是省會城市,就會有永順粉條的存在!
2013年,國家出臺了粉絲中不能檢出鋁含量的新標準。周永順認為“新標準”應是追求的目標,昌黎縣乃至全國的粉絲行業與其有同感。周永順和幾位業內的企業家,多次到國家、省、市相關部門說明情況,竟有一周三次進京。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最終在2015年初促成了國家標準的重新制定,“永順”也被選為國家粉條行業標準制定參與十家單位之一,為全國粉條生產的標準化,食品安全化的規模生產再上一個臺階做出了貢獻。
周永順富了,卻沒有忘記回報這么多年養育他的家鄉,“濃濃鄉情報桑梓,致富不忘家鄉人”。說起這個農民企業家,村民無不豎起大拇指,人們不僅佩服他的踏實肯干,白手起家的創業經歷,而且敬佩他富不忘本,飲水思源的高尚品格。村里要建一個廣場,周永順出資3萬多元;村里修路周永順又一下子捐資10萬元。周永順說:“只要村里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我都愿意去做!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如今,周永順雖已年近花甲,但依舊雄心不已,力爭事業向更高的巔峰攀登。2017年底,他申請了“傳統工藝漏瓢式水煮粉條”專利,他說,“他要打造百年品牌,不僅要把傳統工藝傳承下去,還要把永順打造成百年企業,把粉條事業發揚光大!敝苡理樣行判,在他和他的下一代人手上,讓永順成為一個經久不衰的“老字號”。他甚至期待著有一天,昌黎的龍家店鎮會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粉條小鎮”吸引全國的人來參觀學習。
永順食品有限公司榮譽
現在的永順食品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粉條行業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單位、秦皇島市粉條協會會長單位。多年來先后獲得了“縣優秀私營企業”“縣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秦皇島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秦皇島市星級企業”“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河北省信用良好企業”“全省質量達標重點推廣單位”“省先進單位”等諸多榮譽。
二十五年磨礪,二十五年創新,永順粉條從河北走向了全國;二十五年來堅持“致富一方”的理念,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二十五年來堅持“品質抓源頭,服務到終端”的全新經營思想,“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的觀點,通過不懈的工藝創新與技術革新,做出更健康的粉條,引導著中國粉條行業發展的新方向;二十五年來,永順人為立百年基業,創一流產品,經歷了成長、跨躍、嬗變式發展,已成為致富鄉里,造福一方的龍頭企業,正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